|
-
回上一頁
|
Email | |
連絡電話 | |
研究室位置 | |
個人網頁 | |
課表時間 |
查詢
|
晤談時間 | |
|
專長及研究領域
|
學歷
|
經歷
|
學年度 | 論文名稱 | 作者 | 類型 | 期刊/研討會名稱 | 出版/發表日期 | 下載 |
104 | 亞洲流行文化(電子書講義) | 林綱偉 | 專書 | 正修科技大學(自印) | 2015/09/01 | |
103 | 世界文化概論 講義 | 林綱偉 | 專書 | 正修科技大學(無圖片,67頁,自印) | 2015/02/28 | |
103 | 台灣的觀光資源 講義 | 林綱偉 | 專書 | 正修科技大學(145頁,修訂二版自印) | 2015/02/05 | |
103 | 觀光發展政策下的愛河地景主體性變遷詮釋 | 林綱偉、林怡先 | 期刊 | 高雄文獻,4 (2): 7-29 | 2014/08/01 | |
102 | 觀光產業發展下愛河地景主體性的變遷 | 林怡先、林綱偉 | 研討會 | 2013 第十五屆休閒、遊憩、觀光學術研討會 | 2013/09/27 | |
101 | 愛河流域住民的景觀識覺與認知初探 | 林綱偉、林怡先 | 期刊 | 高雄文化研究2013年年刊,119-138 | 2013/06/01 | |
101 | 愛河流域景觀環境識覺及認知變化之研究 | 林怡先、林綱偉 | 研討會 | 2013 高雄文化學術研討會 | 2013/05/24 | |
100 | 環境識覺之問卷實施方法探究 | 韓菊美、林綱偉 | 期刊 | 高雄:正修通識教育學報,9: 291-318 | 2012/06/01 | |
100 | 環境與人類生態 | 林綱偉 | 專書 | 新北:華立圖書(182頁) | 2011/09/01 | |
100 | 愛河流域的景觀形塑與變遷 | 林綱偉 | 專書 |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學位論文(262頁) | 2011/07/01 | |
99 | 觀光資源Ⅱ | 林綱偉、吳連賞 | 專書 | 台中:文野出版社(135頁) | 2011/01/01 | |
99 | 清領時期愛河水運生活景觀想像 | 林綱偉 | 期刊 | 高雄:環境與世界,22: 55-87 | 2010/12/1 | |
98 | 觀光資源I | 吳連賞、林綱偉 | 專書 | 台中:文野出版社(159頁) | 2010/05 | |
98 | 愛河流域的景觀變遷 | 林綱偉 | 期刊 | 高市文獻委員會:高雄市升格直轄市30週年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 239-287 | 2009/08 | |
97 | 愛河源流探究 | 林綱偉 | 期刊 |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:環境與世界 19: 65-84 | 2009/06 | |
96 | 鳥松鄉的地理景觀特徵與景觀區劃 | 林綱偉 | 期刊 | 高雄文化研究2007年 年刊 45-70 | 2007/12 | |
95 | 愛河水文化景觀初探 | 林綱偉 | 期刊 | 高雄文化研究2006年年刊 133-157 | 2006/07 | |
95 | 大學院校開設地理學與環境相關通識課程現況調查研究 | 吳連賞、林綱偉 | 期刊 | 高雄師大學報 20: 73-90 | 2006/06 | |
93 | 技職大學校院開設地理學課程的必要性 | 林綱偉 | 期刊 | 正修學報 17: 17-30 | 2004/12 | |
91 | 觀光地理II | 吳連賞、林綱偉 | 專書 | 台中:文野出版社(250頁) | 2002/07 | |
90 | 觀光地理I | 林綱偉、吳連賞 | 專書 | 台中:文野出版社(189頁) | 2001/07 | |
88 | 亞太經濟地理講義 | 林綱偉 | 專書 | 正修科技大學(無圖片,37頁,自印) | 1999/09/01 | |
86 | 梅山布農族的生活方式變遷 | 林綱偉 | 期刊 | 正修學報 10: 21-40 | 1997/07 | |
84 | 中國地理 | 林綱偉 | 專書 | 高雄:千立出版社(221頁) | 1995/08/31 | |
84 | 地理環境與文化發展的關係~以中華文化的演化為例 | 林綱偉 | 期刊 | 正修學報 8: 171-181 | 1995/07 | |
81 | 中國區域地理地理區劃分原則再議 | 陳國彥、林綱偉 | 期刊 | 中國地理學會會刊 20: 11-27 | 1992/07 | |
-
回頁首
-
回上一頁
- lp.xsl:teacherLP,cp.xsl:teacherCP
| |